概况
观复博物馆于1996年10月30日获政府批准成立,马未都先生为创办人。2004年实行理事会制。该馆设有:瓷器馆、家具馆、油画馆、工艺馆、影像馆、门窗馆和多功能厅。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及讲座,开展鉴定和咨询业务。展览侧重开放形式,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,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。观复博物馆在浙江杭州、福建厦门设有地方馆。

观复博物馆现位于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,总占八亩。观复博物馆1997年1月1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,著名文物收藏家、鉴定家马未都先生为创办人和现任馆长。观复博物馆为公益性独立法人,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。在浙江杭州、福建厦门设有地方馆。本馆展览侧重开放形式,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,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。

“观复”由来
“观复”出自老子《道德经》第十六章,原文是:“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,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,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”。意思是说:达到虚空的极点,安住於甚深的禅定之中;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,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。不论万物如何变化多端,终会回归根本。回归根本称作静,就是所谓的回归其本来自性。

“观”即看,“复”即一遍又一遍。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,才能认清它的本质。“观复”博物馆由此得名。
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最早坐落在北京古老的文化街琉璃厂,展出面积约400平方米,陈列以明清传世文物为主;除长年展出的古家具之外,还定期地策划组织专题展览,并举办文化交流讲座等活动。馆内的布置温馨而典雅,客厅、书房、卧室、茶室的布置,打破了人们成见里的冷冰冰的博物馆形象。

2004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,总占地8亩,展览区及会员活动区2,800平方米;设有家具馆、陶瓷馆、门窗馆、摄影馆、油画馆、工艺馆和多功能馆七个展馆。实行会员制。2007年,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“观复博物馆”。马未都的心愿是使观复博物馆尽快社会化、规范化,形成良好的运营的机制,并最终完整地留给社会。做到这点不能只靠个人的力量,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来完成。2007年,观复博物馆正式实行理事会制,100名理事将一起为这项文化事业做出贡献。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
开馆时间:9:00—17:00 (16:00停止售票)每周一下午3点停止售票,4点闭馆